•  
皮革之旅(二):如何辨别皮革的好差?

  上次跟大家讲了如何辨别真皮和人造革,今天就来说一下如何分辨真皮的好坏档次。

  大部分商品都有级别高低之分,车用皮革也不例外。整张皮胚的面积虽然不小,但可用区域并没有想象中的庞大,加之生长环境干扰,一张好皮并没有想象中的唾手可得。

 

 

    不同部位牛皮的质量也不尽相同,例如背部、臀部的纤维编织紧密,机械强度比较高;而腹部脂肪较厚,经过一系列加工处理之后。有较大的延展性,比较松,像要求比较挺的箱包就不会选择腹部的皮,成型性不好。

    另外无论牛类是圈养,还是散养,在其生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碰到蚊虫叮咬、被抽打、栅栏刮蹭,更何况基因也不一样。而汽车用革追求的是尽量高的一致性,因此对于一些本身瑕疵明显的皮胚,就需要经过多层处理遮瑕。

 

 

     目前行业中,车用皮革等级高低主要通过表层处理多寡评判,处理越多说明皮本身状态越差,相反处理越少则证明皮胚本身质量优秀。

 

 

○ 重、轻处理

     前面我们提到了,无论再怎样精心饲养,皮胚本身都会存在一定瑕疵。如果不进行处理,直接放到座椅上会影响视觉效果。因此人类发明了包括打磨、增加遮盖涂饰层等方法。目前在汽车内饰中,用量最大的就属重、轻处理的革类了。

 

      即使经过处理,一张革的可用面积最多也仅有60%,相比之下人工合成材料接近100%的利用率大幅降低了成本。这也是真皮比合成革贵很多的原因之一。

 

 

○ Nappa

    在一些豪华品牌的产品介绍中,常常可以看到Nappa皮革一词,细腻的视觉效果,柔软的触感以及淡淡的皮胚味道是它引以为豪的特点。相比前面提到最入门的重、轻处理革而言,Nappa级别革品质的提升是明显的。

 

○ 半苯胺与苯胺

       当然,人类对于质感的追求是没有限制的,即便Nappa在视觉效果、触感上已相比重、轻修革优秀不少,但对于宾利、劳斯莱斯这样的超豪华品牌而言,半苯胺、苯胺这类极致的材料才符合他们的调性。

 

 

● 真皮一般用在车上哪些部位?

      首先肯定是座椅,但是目前市面上不管是原厂座椅,还是后包的座套、座垫,即使是商家宣传的真皮座椅,也不是全部用的真皮。

 

     当然这个并不是商家有意虚假宣传或偷工减料,而是因为真皮的本质还是天然动物皮肤,既然是天然的皮肤肯定就会存在不规则的肌肤纹理褶皱,即使经过表面工艺处理后这些纹理褶皱基本从外观上难以发现,但是一旦用在一些需要承受较大拉伸力的部位时(如上图的蓝色部位),这些天然褶皱就会不规则地呈现出来,这样的话难免就会影响到内饰整体的美观度。另外这些部位通常也是一些易磨损部位,真皮虽好,但论耐磨抗拉性能,可能确实还不如一些好的人造材料。